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长江、黄河,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声音
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
中纪委网站: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

工信部真情帮扶助力四川南部县脱贫

发布时间:2016-12-12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工信部真情帮扶助力四川南部县脱贫

   新华网成都1月13日电(张枥、记者黄毅)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地处川东北“十年九旱”老旱区,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1986年贫困农户占比曾高达75%以上,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重点县。

  从1994年原电子工业部起,工信部就开始定点帮扶南部县,先后下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挂职,累计实施了产业扶贫、信息化建设、民生改善等10多批重大扶贫项目。

  22年来,工信部给南部县带来了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奔赴该县城乡进行了实地采访。

  倾力扶植工业企业发展

  来到南部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明显感受到车间内外的差别。车间外寒气逼人;车间内织机轰鸣,纱锭飞转,戴着口罩的工人来回巡看。

  南部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于2000年,就是工信部提供的项目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建起了2万锭精梳纱线生产线。提供资金帮扶的同时,工信部还在技术升级和扩能改造方面给予了帮助,使公司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三鑫南蕾公司是一家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配套企业。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质检人员拿着标尺在检视刚下生产线的汽车配件,一件件发动机缸体缸盖络绎不绝地被运输出去搬上了卡车。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利用工信部提供的480万帮扶资金建起了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线,每年批量生产10000余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税收百万元以上。

  与金泰纺织、三鑫南蕾同在河西工业园区的元安药业生产车间内,新剥的杜仲皮被整齐地堆码在地,工人们正在对一张张板材一样的杜仲皮进行加工。畅销国内外的杜仲茶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与这相关联的则是建在柳驿乡龟子包村的100亩杜仲试验示范基地。

  “元安药业在我们这里建基地后,我们成立了连心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柳驿乡龟子包村村民范树勇介绍。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共吸纳社员二十多户,他们以土地入股,共种植杜仲100万株,林下还套种前胡、白芷等中药材,社员每年都可以分得与入股土地相当的红利。七十多岁的村民向桂琼在合作社打工,主要干些除草、施肥的活儿。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杜仲试验示范基地也是在工信部的帮扶下建立起来的,其中杜仲就地保护研究项目还获得国家的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

  记者来到南部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这里的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有的厂房内已入驻有企业开展生产。在旭瑞锦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纺织女工在一条条纺织工作线上忙碌地剪裁、缝纫,还有新入职的纺织工在一旁学习。

  “我们公司今年3月入驻,租用了孵化园3000平方米的厂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税收100万元,带动600人就业。而在宏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仪器生产铝壳、胶粒等产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工信部帮我们协调项目支持资金1000多万元,实施了园区道路、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视、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南部县工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小微企业孵化园是南部县委、县政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孵化服务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达2.5亿元,修建了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1万平方米的工业博览交易中心、2万平方米的职工公寓和商务中心。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全面建成后,可培育50多户中小微企业,实现年产值6亿元,入库税金1000多万元,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

  “在贫困地区培育和发展工业经济,是帮助群众摆脱贫困、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挂职南部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工信部下派干部赵晨阳介绍,将充分利用工业和信息化的行业优势,为南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去年以来,又开辟了电商扶贫的新路径,举办互联网讲座,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大力促进传统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协调引进电商企业,支持建立本地电商平台、打造本地电商品牌,同时在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建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

  据介绍,在工信部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南部永生化工、金泰纺织、三鑫南蕾、金港科技等20余户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规划26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已建成12平方公里,工业正成为拉动南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极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记者来到大王镇繁荣村时,70多岁的村纪检员毛文俭正通过视频与在外乡友交流“强村论坛”的相关议题。毛文俭所使用的电脑正是2010年工信部捐赠的,当年工信部援助大王镇繁荣村建起了全国首个村级信息化培训室。毛文俭作为村里反腐倡廉“情报员”、矛盾纠纷“调处员”、乡村精神家园“守护员”、强村论坛议题“收集员”,对电脑和网络不甚了解,村里的信息化培训室建起后,他也参加了培训,跟着别人学起了电脑操作和网络知识。村里的信息化培训室就成了在外村民参与民主管村、与家里人沟通交流的一座“桥”。如今,毛文俭在村里,就能依靠网络收集在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方便多了。

  “吃的稀饭浪打浪,走的泥路弯又长,住的草房芭芭门,有女莫嫁毛家郎。”苦涩的民谣折射出繁荣村曾经的辛酸。信息化培训室建起后,农民夜校随之兴起,产业发展开始转型升级。“家事村事发展事,各抒己见聚民智;你论我论大家论,畅所欲言凝民心。”成为村里民主发展的真实写照,民主管村、民主兴村成为令人瞩目的探索。

  “信息化培训室帮了我们的忙。”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毛中文介绍,村里的“强村论坛”因信息化培训室更加活跃,论坛自然变成了村两委“晒”村务、“定”村务、“干”村务、“督”村务的阵地。村里的经济跟着繁荣发展起来,村民周树雄通过网络推销红酒,村民毛光霞通过网络推销鞋子……家家户户的致富路都打开了。

  记者来到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泽勇家的院子里坐满了游客。他告诉记者,2012年工信部直接提供15万元资金支持,由电信、移动、联通分别建设3个不同类型的农村宽带应用示范点,他家就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安上了宽带,同时为游客提供无线上网的服务,网速非常快。这些年他们的村子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垂钓爱好者。“我还利用网络向外推介自家的渔家乐。”宋泽勇笑着说,网络宣传的力量确实大,在网上,游客可以订到房间,也可以预约菜品,还可以了解升钟湖景区的相关情况,从而确定自己的行程。他因此也犯上了“假日病”:一到节假日,订房、订餐电话接连不断,弄的人很头疼,“虽感疲累但也十分甜蜜”,他说每年他家的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宽带进村、网络提速,不仅仅是促进城乡互动发展、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快,更带来了党政机关运转效率的提升。

  “过去,一般的大会我们要进城去开,如今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我们可以把全体乡村干部召集起来参加全县的重要会议。”西河乡党委书记杨俊告诉记者,西河乡是南部县最为偏远的一个乡,过去参加一次县上的会议,会议时间哪怕只有2小时,来来去去都要耗费一天的时间,如果群众来办事正好遇到干部进城开会,他们要往返几次才能办成。如今,视频会议系统将全县所有的乡镇与县上的主会场联通起来,开会成本降了很多。

  杨俊所说的视频会议系统是工信部联引北京视联动力公司援建的,覆盖县级部门和所有乡镇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网上办公系统。它们使得南部县实现党政系统移动网上办公,有效缩短了政令通达的时间,降低了行政成本。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为让信息技术在南部与传统农业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变革,积极协调资金和设备,支持南部县开办了农业科技信息网,完成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还在铁鞭、长坪、大王3个乡镇建设了惠农网。如今,网络服务成为便民服务的大平台、直通车、好帮手。此外,工信部援建的科技信息培训中心,目前已成为南部县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的阵地,每年培训农民近千人。南部县一家模具数控培训学校,利用工信部协调的帮扶资金购置了培训设备,年培训农民工500余人。

  大力扶持优势种养殖业

  记者来到南隆镇望月村,这里已成为了一个乡村度假村。与这里相隔不远的山坳里,上万只黑色的六合鸡正在枇杷树下觅食,谢荣明正忙着实施新的发展规划。

  2010年春节,在外打拼多年的谢荣明厌倦漂泊想回乡创业。他驱车到四川广元、南充等地考察投资项目,但始终感觉不满意。过度的操劳让谢荣明病倒在床。生病期间,朋友带上一盒礼物来探望。礼品盒上的“生态、营养”几个关键字让他发现了商机: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食品吗?谢荣明按照地址寻访到梅家乡观音山村谢波的六合鸡养殖场,参观之后提出要与谢波联合开发和整体打造六合鸡品牌。谢波当即摊牌:资金不足,对拓展六合鸡市场没有信心。谢荣明决定到县内的定水、大桥、四龙、寒坡、东坝等乡镇联系养鸡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手饲养六合鸡。一番走访让他颇感心灰意冷:养殖农户普遍缺乏启动资金,合作社组建起来难度很大。就在他们为合作社资金不足发愁时,工信部下派干部从县委农工委获悉了这一情况,当即协调争取了帮扶资金,直接给合作社支持组建工作和发展社员。

  “工信部帮了我们的大忙。”谢荣明介绍,他们利用帮扶资金发展了70多个合作分社,年饲养六合鸡50多万只,带动农户1800多户,每户年均增收在2万元以上。养鸡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后,谢荣明在望月村承包270亩土地,将寨子山围起来饲养六合鸡,并修建起占地面积50亩的鱼塘,搞起了团鱼、花鲢、草鱼饲养等综合种养殖业。同时,他还建起了望月度假村,六合鸡成了那里的招牌菜,年接待游客3万人左右。如今,谢荣明正通过工信部帮助建立的电商平台,将六合鸡加工成麻辣鸡、五香鸡等17个品种,推向全国市场。

  记者来到南部县保城乡,尽管已是数九寒天,但村民们却在亭垭岭村公路边围在一起,目光紧紧地盯着路边的桑园,桑园里县蚕桑局的技术人员正在讲解桑枝的修剪要领与桑树的冬管技术。

  “今天有100多户养蚕农民参加集中技术培训。”檬子垭村68岁的村民赵志元说,他家年养蚕5张,蚕茧收入4000多元,但这个收入远远不及神坝镇檬垭村养蚕农民的收入,他们想通过技术升级来提高养蚕收益,也想通过蚕桑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赵志元所说的神坝镇檬垭村就是工信部曾帮扶的一个偏远山村。这个村有栽桑养蚕传统,过去因缺技术、规模小、产量低,蚕茧收入始终上不去。为了让这一具有深厚基础的产业能够助农增收,工信部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村里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蚕房,还邀请技术人员来进行常态化、全程式的技术培训,20多户农民硬是依托养蚕摆脱了贫困。该村40多岁的村民谢金玉以前对养蚕技术是一窍不通,现在每年仅仅养蚕这一项收入就超过了万元。村民李昌琼因为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外出务工,增收曾寻路无门。如今,她家每年都要养蚕10多张,收入过万元。

  铁鞭乡安仁村蚕桑产业的发展与神坝镇檬垭村有着相似的历程。这个村在工信部的帮扶下,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主产业。村民何仕虎、何仕学年养蚕都在10张左右,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工信部在帮扶南部县农民发展蚕桑这一传统产业的同时,还援建了绿色优质无公害桔梗种植基地。这一基地就建在店垭乡。

  “我们从2010年开始组织老百姓种植桔梗。”南部县仙健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冉茂生介绍,在工信部的大力帮扶下,他们建立起桔梗育苗、种植基地5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桔梗10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吨。店垭乡新堰村60多岁的周廷宇种植桔梗10余亩,3年下来收入超过10万元。店垭乡胜利村村民冉怀武种了5亩多桔梗,收入也相当可观。

  “桔梗市场波动大,现在我们已经不仅仅种桔梗一项了。”冉茂生说,工信部的帮扶让他和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他们又开始发展起了“三黑一菌”绿色食品,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为帮助南部县发展林下规模化养殖业,还投入了60万元扶持资金,帮助10个乡镇的养殖大户养殖鸡鹅苗18.8万只,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尽心竭力改善民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2年来,工信部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400万元,尽心竭力帮助南部县改善民生。他们将柳驿乡柴氏祠村和河东镇天井沟村作为新村建设的示范点,整合投入270万元,改建危旧农房80户,新建农民出行便民路4公里,改扩建公路3公里,新建供水站一处,整治山坪塘4口,发展杨树、桑树等产业300亩。提供帮扶资金200万元,帮助升钟、河东、楠木等10个乡镇建成乡村公路15.5公里,基本实现“通村、连社、达户”,近3万人“行路难”问题得到彻底改善。

  南部县五灵、双峰、丘垭、马王、升水等19个乡镇在工信部396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下,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20余处,彻底解决了4.8万人、10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信部还援建了升钟镇卫生院门诊部及光中乡卫生院,并赠送先进B型超声仪、X光机等医疗设备,解决了周边25000人的看病难问题。

  22年来,工信部帮助南部县建成希望小学9所,援助3所学校加固维修校舍,为5所学校添置教育教学设备,向困难学生捐赠价值近20万元的文具、图书。同时,联引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赞助40万元,为革命老区五灵乡兴建希望小学;联引清华大学,为南部免费建成县教师进修校远程教育中心,目前已培训学员1120人次;还联引惠普公司,为南部县各中小学捐赠电脑125台,极大改善了基层的教育条件,推动了南部县教育事业发展。

  2009年9月,时任工信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的工信部部长苗圩到南部县视察调研时表示,工信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部县发展,只要南部县一天不脱贫,工信部就一天不脱钩。南部县贫困人口已从38万减至今天的6.8万。

  针对6.8万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南部县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部署,打出“2+5”(一个决定、一个督查考核细则和五大攻坚计划)脱贫攻坚组合拳,把“五个一批”转化为产业、基础、安居、能力、民生“五大脱贫攻坚计划”,用“一线督查考核”和手机定位管理检验扶贫行动,万名干部下基层打响了扶贫攻坚战。针对如何让南部实现长远脱贫、永期脱贫的问题,南部县把“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作为脱贫攻坚的决胜之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富民战略,先后引进100余户工业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一区三园”发展格局,特别是中盐银港、华润雪花、元安药业、攀登食品、嘉佳丝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了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速生林基地65万亩、蚕桑基地35万亩、水果基地25万亩,带动农村群众年人均增收620元,带动周边近2000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据了解,2015年8月24日,中共南部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作出决定,紧紧抓住工信部定点帮扶的机遇,明晰产业定位,从根本上改变南部的产业结构。其中,河西工业园重点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基地”;河东工业园重点培育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孵化园重点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结合智能制造,构建整机生产带动、上下游同步配套的全产业链条。引进一批科技型、潜力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再生资源意义的大企业,改造升级一批丝纺、医药、板材等传统企业。突破性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丰富线上线下“两个渠道”;依托“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有力支撑和全力推动南部脱贫致富、全面奔康!

中国公共新闻网摘编崯嶧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