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引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纪实
中纪委网站: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

“择校”不除,教育难得公平

发布时间:2009-10-26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将同段同类学校区分为重点(或示范)学校和普通学校,对前者从财力、人力和物力诸方面给予扶植,让少数学校很快“富”起来,使他们有了令人向往的教学环境和光彩诱人的升学率。于是,就有了择校现象。这就是产生择校费问题的根源。择校现象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使得教育资源、环境的“两级分化”更加严重。说穿了,学校的这种“两极分化”与社会大环境的两极分化是配着套的,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当学生竞相往重点学校挤去时,只好用“钱”来设置“防线”了,这就叫做“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恰恰是“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是做不到教育公平的。因为以谁有钱谁享受“优质服务”为标准淡化了教育的公益性质,违背了受教育权利平等的法定原则。

      事实上,提出择校费要取消的人,大多并不是“有权有钱的人”,而是无权少钱的人。在学校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对于有钱、有权或有特别社会关系的家庭,他们会在乎那区区几千、几万择校费?再说,硬交、少交或用形形色色的替代方式交,在趋炎附势成风的学校那里,还成其为一个问题吗?试设想,如果真的取消择校费,又真正做到不开后门,那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象高考招生一样:“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比“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公平得多吗?为什么一定要固守择校费?择校和收取择校费究竟是为哪些人服务的,不是明摆着的吗?

      其实,领导更看重“钱”,还有一个学校创收问题。很多重点学校是使用地方政府主导的银行贷款“暴富”起来的。学校需要钱还贷付息,需要钱支付编外教职工的工资,需要钱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需要钱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需要钱去完善教学设备和升级校容校貌……如果取消择校费,不少重点学校会有“破产”的危险。这才是择校费不能取消的真正原因。所以,把择校现象看成部分地“教育产业化”,恐怕并不过分。如果算上学校招生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钱权交易,那一年一度的“择校大比拼”给教育造成的本质伤害就更加严重了。

      让我们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看“择校现象”的危害性。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短缺与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种状态下轰轰烈烈地推行素质教育,风险成本肯定是很高的。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就是这种风险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他们希望搞素质教育,让他们的孩子轻松愉快地提高素质;另一方面,他们千方百计送孩子到升学率高的学校,而不太计较那里搞了没搞、真搞还是假搞素质教育。

      现在的重点(示范)学校,大都是在“素质教育”包装下从事应试教育的“好榜样”。他们不能不用拼升学率的办法(具体方法中有“正道”的,还有形形色色“歪道”的)来提升人气、招揽生源。一位担负国家级新课程改革实验任务的中学校长明确地宣称:“没有素质教育学校就没有活力,没有升学率学校就没有生命力!”表述很全面,确是大实话。也没有哪位“吃错药”的家长会选择素质教育搞得好,而升学率不很高的学校的。

     经过考试和择校,素质好一点的学生集中到了“优质”学校;其它普通级别的学校呢,素质高一点的老师也被重点学校“择”了去,社会对帮忙他们改善办学条件已是有心无力了,拼升学率没什么指望了,就只有抓“素质”了。因为他们担负着教育素质较差学生的繁重任务,学校不出大乱子也就谢天谢地了。重点(示范)学校才是真抓实干升学率呢。既是如此,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哪儿呢?

      教育部对择校问题早就有过明确而坚定的政策宣示。2006年年7月28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刊发了对教育部长周济的专访。周济部长在专访中谈到了教育部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思路,指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在“择校”,择校风愈演愈烈,择校费动辄几千、几万,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因此要下决心逐步解决“择校”问题。

      2007年3月8日,周济部长应新华网的邀请,就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发表网上谈话。周部长说,“你考高中,将来重点高中的名额要比较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学校去,没有必要在初中就择校了,而且《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免试入学,这是法定的,要考了就是违法的。但是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要求各个学校的名额均衡,这样对各个学校的要求将来不是升学率,而是你这个学校能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国家给你的标准。这需要大家的观念都有个转变,政府对学校的要求不是升学率,而是能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工作。”

      周部长把解决择校问题提到遵守法律的高度,把具体政策措施说得如此明白(虽然是否合理、全面和可操作还有待商榷),就看怎样完善和落实了。为什么狠话放过几年还无动于衷呢?原因是没有抓到根子上,这就是:“重点学校”不取消,“择校”不根除,教育就难得公平,素质教育也难得当真。(文/zqazy)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魚鮃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