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长江、黄河,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声音
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
中纪委网站: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

思考: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人才能“撑”起来吗

发布时间:2010-07-31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经济转型升级,科技人才能“撑”起来吗?

——对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赵超、顾瑞珍)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加快、转型升级的大力推进,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趋凸显。

  科技人才要支撑起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还存在哪些不足?企业如何能够真正吸引创新型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政府、社会、高校在其中该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正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思考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与企业如何衔接?

  何谓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对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但很多时候,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至少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创新型人才必是高学历者,二是创新型人才必是高智商者。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但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的结果是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墨守成规。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坚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强调以传授知识为主,培养方式也十分趋同,最终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正如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的,现存的传统教育模式成了制约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或关节点。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说:“在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惯性,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这些模式已经十分适应。要改变这些固有模式,必须用某种极端的方式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

  而由此带来的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时进入不了能够发挥才能的企业,而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又苦于招不到创新型人才。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高校的人才培养究竟该如何与企业需求挂钩?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国家应建立社会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促进培养机构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求,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指出:“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疏通高校与产业单位间的‘学产’结合通道,建设以‘学产’结合为重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业实训平台。”

  思考二:吸引创新型人才,政府和企业谁是主体?

  “最有价值的是人。”当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将“找最优秀的人才”作为百度的格言时,他缔造的“互联网王国”正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古到今,人们对人才的求索从未停止过。近年来,我国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实施,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支持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普遍缺乏。据统计,我国7000多万产业大军中,高中级技术创新型人才仅占5.1%,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相差甚远。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让中小企业吃到了苦头,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信息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创新能力急剧下降,竞争力减弱,人心涣散,士气低迷。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要素。要使经济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首要的是人才要素的效率提升和贡献度的扩大。“只有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可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刘伟说。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中小企业应通过合理的培训策略、沟通策略、激励策略和危机管理策略,有效吸引并留住创新型人才,以此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政府层面也正在采取措施。近年来,我国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截至目前,已有36家联盟开展试点工作,各地方构建的区域性产业技术联盟已超过100家。

  思考三:使用创新型人才,重能力还是重实践?

  “现在不是回国‘摘果子’的时候,是来‘啃骨头’的时候。一定要有实力、有准备。”回国创业、开办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公司的李政德说。

  受益于江苏省苏州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和吸引人才的优惠措施,李政德的公司从当初“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到如今销售收入1.5亿元,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学而不用等于不学,学成不用,更是一种浪费。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对于像李政德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呢?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认为,“以用为本”应当是今后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着力点。要从体制上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作为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应为人才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有舞台才会出现领军人物和科学大师。他提出,以神舟载人飞船为例,如果是传统体制,就不会有这么多年轻科学家成为项目带头人、总工程师和总设计师。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现在要特别强调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领军人才不仅自己发展,而且还能带动大家一起发展。比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是由海外归国的美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的,凝聚了一批国际一流专家,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说:“大多数情况下,创新活动是需要有团队的,建立合理的团队是领军人才成功的关键。领军人才的成长、成功和创新,可以概况为6个字:能力,舞台,团队。”

   思考四:激励创新型人才,平面化还是立体化?

  几年前,上海一家高科技企业由于分配激励机制原因,200名专业技术人才集体辞职;山东一家企业几年时间从一家村办小厂成为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原因是用优厚的薪酬待遇引进了70多名高端人才。

  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说明激励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作用。以往,政府和企业对人才强调的是精神激励,而现行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依然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办法,缺乏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的因素,不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有效作用。

  什么是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专家指出,应探索和建立立体化的激励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激励和有序激励,促使各类人才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认为,现在有很多优秀在职人员,由于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或者掌握重要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如果建立起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就能够为在职优秀人才离岗创业排除后顾之忧。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表示:“完善激励和保障措施才能促进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和自主创新。比如支持科技人员以转化科技成果为目的创办企业,一定时间内保留其原单位身份和回原单位竞争上岗资格;允许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将该项成果投资入股或创办企业,并享受成果形成的大部分股权等。”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沈荣华则认为,人才待遇是前提,但事业导向是持久的。政府和企业要努力营造一个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事业目标和事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秀娟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